旺報【記者楊慈郁/綜合報導】

三峽工程,淹沒了無數古蹟,也淹沒了百萬人的家園。曾被視為世界級難題、歷時18年的三峽工程大移民,終在2010年宣告結束,根據最新統計,139.76萬人移民安置任務已全面完成,此時,這批非自願性移民的現況,正備受關注。

三峽工程分為別3期,自1994年開工,至2009年竣工,總工期17年。移民工程自1993年開始,至2010年結束,歷時18年。

三峽水庫淹沒區涉及湖北省、重慶市的20多個區縣,移民人數逾130萬人,移民分別外遷入山東、浙江、江蘇、上海、廣東、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安徽等10多個省市。而這百萬移民中,多數人選擇在外遷地安身立命,但思鄉之情難耐,也傳出爆發返鄉潮。

搬遷倉卒 花數年適應

《瞭望》新聞周刊報導,2001年,重慶市巫山縣進入二期外遷移民任務,當時預計移民人數為1萬人,大昌鎮就占了一半。2001年8月,千餘位重慶市巫山縣大昌鎮的三峽工程移民,正式外遷到了安徽省宿松縣復興鎮,9年過去了,大昌鎮居民從不適應到接受,已逐漸融入當地。

寧河村鄧子貴在遷出之前,也滿心猶疑。丈夫和女兒都是二級殘疾,夫家四兄弟只有她一家需要搬遷,「我們去了怎麼辦?就我一個人能做事。」

老人家更是說什麼也不願意撤離家鄉,寧河村鄧生明的母親得知搬遷消息,便不停對家人說:「去到外面,死得連鬼都不認識」。也許是心病,搬遷當年78歲、身體硬朗的的老母親,卻在搬遷前撒手人寰。

雖然如此,2001年年底,大昌鎮仍完成外遷任務。搬遷倉卒,遷入宿松的移民說,他們走進新居時,「牆是濕的,地還黏腳」。宿松縣三峽辦主任劉福祥認為誇張了,不過是「門窗上的油漆還沒乾」。

「和當地人打交道打習慣了,覺得這裡跟巫山也差不多。」寧河村村民塗永龍說。5、6年前,他已不再留戀在老家碼頭開的那間零售店,決定重新起步。他開始養豬,也開起間飼料加工作坊。

中年的塗永龍覺得自己已經是宿松人了。年輕的鄒永松也說,「如果在重慶人和安徽人中只有一個選擇,我現在會說:我是安徽人。」

與當地人結婚 成新聞

2年前,鄒永松和妻子殷劉紅結婚時,還成為復興鎮的大新聞,因為三峽移民迎娶當地姑娘,這在當地還是第一次,「開始我媽媽還擔心我會跟他跑回巫山。」殷劉紅說。而這件「大事」甚至被當地移民幹部屢屢提及,視為得來之不易的政績。

結婚後,夫妻倆在復興鎮上的中學對面開了間小餐館,因為鄒永松不會說本地話,殷劉紅懷孕期間還得招呼客人。今年,他們又開了一間「川記滷味」和一間服裝店,但鄒永松並不太在意這個小小滷味店在復興鎮上的發展,他的未來計畫是,到宿松縣城或長江南岸的彭澤縣城賣名牌家電。

河口村移民鄭本仕以及盧成彪也同樣選擇留守。雖然在復興鎮上發展並不順遂,但近來聽說規畫」中的宿松臨江產業園就設在他所在的同興村附近,明年就要招商,兩人都在觀望未來的發展。

入境隨俗 過得挺愉快

同樣來自重慶,原籍雲陽縣南溪鎮的徐繼波則遷入隸屬上海、位於長江出海口的崇明縣,他足足花了2年時間才適應了新環境。

2000年8月,徐繼波和雲陽縣150戶共639名鄉親們一同來到崇明。徐繼波有8個兄弟姐妹,但只有他一個人移民至此,剛開始的1、2個月,有種新鮮感,但3個月後就開始覺得緊迫。徐繼波說,每天買菜吃飯,心情都很不好,老想念老家,2年後才真正定下心。

現在,移民們大多已經入境隨俗。以往,在老家辦喪事一定要選個好日子下葬,在崇明則是去世後第3天必須火化。「是我們融入他們,不是他們融入我們。」徐繼波說。

這10年,三峽移民生活雖不富裕,但過得還算愉快,唯一的痛苦是對家鄉、親情的牽掛,受限於經濟條件,村民們只能2年回去一次,「2007年,我父親去世,我沒趕上最後一面,這是我最遺憾的事。接到他去世的消息後,在趕回去的船上,我差點暈倒。」徐繼波說。

做臘肉 營造老家氣息

回不去家鄉了,現在,移民們也用自己的方式營造老家的氣息。宿松的新春村移民張全魁在他家的院子裡,栽種著從老家帶來的花椒樹,還有叫做「六葉尖」的菸草,他用廢紙捲起一根,「還是這個好抽,勁大,又便宜。」

崇明縣的移民們則自己動手做臘肉。因為空氣水分重,豬隻和燒的木材不同,製出的臘肉風味與老家的相距甚遠,「但哪怕不好吃,有的老鄉還是在這裡自己搞。」徐繼波說。

離開老家時,徐繼波還帶了一棵老家的黃桷樹(重慶市樹)苗,但水土不服,3年後,死了。對此,徐繼波看得很開,「樹不適應,反正人適應了,管它呢。現在我是個地地道道的崇明人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tar 的頭像
    Star

    StarLook

    St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